- 付磊;
人工智能正在重塑人类社会的生产范式与价值创造机制,这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提出了理论解释力的新挑战。从智能生产系统的技术哲学本质出发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并未突破劳动价值论的理论边界,而只是在劳动对象化、价值转移、劳动异化等维度拓展了其解释范畴。智能技术革命通过重构劳动过程的时空维度、扩展劳动资料的智能化载体、催生新型劳动主体性存在,在实践层面推动劳动价值论实现了从“体力劳动中心”向“脑力劳动主导”、从“直接劳动时间”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复合体”的范式转换。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在保持理论内核稳定性的同时,亟须构建包含数据要素、算法权力、智能资本等新范畴的解释框架,以回应数字经济时代的理论挑战。
2025年03期 v.27;No.220 5-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刘妃;范洁;
随着通讯传媒和影像技术的高歌猛进,人类俨然进入了以“视觉影像”为中心的“视觉图像时代”。在这一时代境遇下,意识形态传播的视觉化趋向更加明显。视觉图像天然内蕴意识形态因子、图像技术与信息媒介的发展、“视觉文化消费”浪潮的兴起催生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视觉化转向。然而,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视觉化转向面临着图像无限增殖、异质图像挤压、视觉文化盛行、网络技术落后等诸多挑战。因此,需要从理论、思维和实践等向度重点发力,积极更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谱系、树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图像思维、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图像话语在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而言,积极顺应和适应这种意识形态传播的当代转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025年03期 v.27;No.220 1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王锦;
网络空间文化主体性建设作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途径,对于抵御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文化价值渗透、筑牢文化现代化根基、构建具有自主性的文化表达体系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当前,在数字技术深度重构文化生产与传播格局的背景下,网络空间文化主体性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文化生产的“资本化”弱化文化价值主体性,流动边界的“虚拟化”动摇文化内核主体性,网络传播的“个体化”消解文化表达主体性。因此,为加快推进网络空间文化主体性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需从制度层面加强数字资本监管,遏制资本对文化生态的异化;从资源层面深入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升文化内在价值和精神力量;从传播层面优化话语表达方式,增强文化叙事的传播效能。
2025年03期 v.27;No.220 2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7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张莹;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数字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其提供了一个新的时代场景,生成了数字文化的新形态。数字技术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既存在数字技术助力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工具逻辑,又具有数字技术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深度耦合的价值逻辑。但数字技术在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数字技术赋能精神生产存在“异化”现象、数字鸿沟导致精神享有“分化”问题、信息茧房造成精神交往“圈层化”困境、数字滥用引发精神生活“失控化”风险等挑战。因此,防范和应对这些挑战就需要强化价值引领,确保文化发展方向;优化产品供给,提升精神文化享受;弥合数字鸿沟,助力全民成果共享;加强德法约束,营造清朗数字空间。
2025年03期 v.27;No.220 32-4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6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宋明泽;陈志伦;
基于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数字乡村建设的内在逻辑是通过数字技术激活乡村产业动能、驱动生态治理创新、助推乡村文明转型、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促进民生质量提高来赋能乡村振兴。数字技术在催生乡村变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新的转型道路与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明显短板、数字化人才培育成效欠佳、数字文化品牌建设面临结构性矛盾、生态数字化治理存在双重阻滞、乡村治理矛盾引发协同失灵等难题。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要从完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顶层架构、缩小乡村数字发展差距、强化数字乡村人才支撑体系等方面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数字化转型及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2025年03期 v.27;No.220 4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6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