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中国共产党人才观的百年回溯与当代启示

    杜娟;

    中国共产党人才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才思想的指引下,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才观念,批判吸收世界优秀人才理念而形成的关于人才工作的科学行动指南。经历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四个时期的演进与发展,中国共产党的人才理论体系不断完善。总结党的百年人才观,可以提炼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国家需求与发展为导向、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等启示,更好地指导当代人才工作。

    2022年05期 v.24;No.204 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0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百年历程及基本经验

    段晋美;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对青年寄予厚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赢得广大青年的重要法宝,在新时代仍具有重要作用。回顾党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有助于探索党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要强化引领,坚定青年政治方向;服务大局,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精进方法,重视青年性格特点;健全组织,完善青年教育机制,继续推动党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服务于现实需要。

    2022年05期 v.24;No.204 1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下载次数:7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 论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人党群关系思想

    陈蕊;李文清;

    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据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新中国成立前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群关系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党群关系思想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群众观和群众路线两个方面,群众观为中国共产党人党群关系思想的理论基石,群众路线为中国共产党人党群关系思想的实践方式。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党群关系思想体现了人民至上和实践为先的显著特征。进入新时代,其党群关系思想对中国共产党人密切党群关系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主要表现为坚持人民主体性、发挥人民主动性和坚守人民利益。

    2022年05期 v.24;No.204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3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及实现路径——基于西方福利困局的分析

    赖兰伟;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西方福利国家制度在表面上实现了高福利水平,改善了民生,但其实质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最终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而中国式共同富裕之路始终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指向,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根基,有着更加全面、真实的实现路径。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进中国式共同富裕之路必须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基础,统筹推进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与生态财富的增长与丰富,把握共同富裕动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通过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在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中实现共同富裕。

    2022年05期 v.24;No.204 28-3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下载次数:6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 ]

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精神

  • 抓住关键少数,奋力推动新进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万亿;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以自我革命精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关键少数”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是实现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一招。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充分认识到自身所担负的重大职责使命;自觉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提高思想境界、筑牢思想意识防线;主动接受监督,确保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带头净化“朋友圈”;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的引领作用,坚持不懈地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2022年05期 v.24;No.204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专题研究

  •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比较优势、保障机制与价值意蕴

    任艺璇;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中国民主形态的集中表述,是在深化民主政治规律、推进民主实践的过程中衍生出的中国理念,具有显著优势。全过程人民民主同西式民主在民主理念、民主形式、民主评价原则的比较中彰显了优势;在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现实建构中保障了优势;在丰富民主政治理论、拓宽民主实践路径、推动民主事业发展的价值意蕴中发挥了优势,从而发展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形态,推动了世界民主事业的发展。

    2022年05期 v.24;No.204 3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3K]
    [下载次数:7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乐山市实践为例

    李明;赵平;徐成林;曹诚;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题中之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结合乐山的实际,应选好人大代表,筑牢全过程人民民主基石;用好代表之家,搭建全过程人民民主平台;办好民生实事,做实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

    2022年05期 v.24;No.204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经济研究

  • 扎实推进乐山市市中区商贸物流产业现代化发展

    舒东平;

    乐山市市中区始终将加快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作为扩大生产和消费需求、提高全社会经济总体运行效率的重要抓手。目前,乐山市市中区商贸物流发展呈现以下特点:商贸经济持续繁荣,现代物流加快建设,商贸物流融合发展。面对机遇和挑战,要实现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必须强化精品意识,提高产业支撑;强化品牌意识,做优嘉州业态;强化服务意识,提升营商环境。

    2022年05期 v.24;No.204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四川省“一核五带”区域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基于“十三五”时期数据的分析

    王梦娇;严敏;马健;

    通过对“十三五”时期四川省“一核五带”区域文化和旅游发展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一核五带”的文化发展存在三个“不均衡”,“一核五带”的旅游发展存在三个特点。为此,各市(自治州)在文化发展方面,应深挖特色文化资源、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做强特色文化产业、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在旅游发展方面,各市(自治州)应差异化发展,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同频共振的四川文旅错位协同联动发展格局。

    2022年05期 v.24;No.204 57-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6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沐川县打造“中国魔芋之乡”的实践与思考

    张群英;

    沐川县立足于特色优势和产业基础,将生态建设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壮大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特色生态产业。目前,沐川县魔芋产业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适应国际化发展的产供销体系,致使相关产业无法得到突破性发展。为此,沐川县打造“中国魔芋之乡”,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作保障,坚持走规模发展、科技研发之路,实现种植规模化、管理科学化、产品市场化,把生态资源禀赋转化为致富源泉,推动美丽沐川建设从“环境美”向“发展美”转变。

    2022年05期 v.24;No.204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社会治理

  • 市域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检视与反思——以A省4个试点城市为例

    李国华;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确立的新目标。对A省4个试点城市的实证调研表明,市域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如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在一定范围内得以传播和培育,人人尽责的行动要求在治理主体间广泛推进。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何在治理主体间全面确立共同体理念认知和如何有效展开共同体建设行动。未来,可以通过增强共同体理念的公众认知、细化责任内容,全面确立“人人有责”的治理理念;激发参与动力、增强参与能力、强化配套保障,更好落实“人人尽责”的行动要求。

    2022年05期 v.24;No.204 7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7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浅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智慧体系构建路径

    黄琴;

    智慧治理是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目前,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智慧体系构建还存在碎片化问题明显、制度建设水平薄弱、数字化赋能不足等问题。为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应积极构建信息共享平台,重视智慧治理制度建设,坚持数字化赋能原则,进一步夯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支撑保障。

    2022年05期 v.24;No.204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3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乡村振兴视野下基层治理的路径探究——以马边彝族自治县福来村为例

    王京星;沈建军;李雯瑶;罗文东;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马边彝族自治县福来村在推动基层治理中,通过党建引领促发展、产业发展促增收、人才振兴强保障、“三治融合”促和谐,积极探索乡村治理发展模式。但纵观各地乡村基层治理实践还存在农村后备人才力量不足、村民自治“行政化”突出、依法治理水平亟待提升、发展内生动力仍然不足等问题。以福来村为切口可知,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大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要以党建引领带动产业发展,以法治力量赋能基层治理,以人才支撑提供不竭动力,以规范权责优化服务职能,以乡村自治厚植文明乡风。

    2022年05期 v.24;No.204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6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传播研究

  • 乐山市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理论宣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杨淑全;张彬;杨建;黄小平;任凌龑;

    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理论宣讲,是传播党的意志主张、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近年来,乐山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委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理论宣讲工作,在宣讲内容的组织、宣讲队伍的培养、宣讲方式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对照新形势下基层理论宣讲的新标准、新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为此,要突出基层理论宣讲内容的针对性,提高基层理论宣讲队伍的专业性,探索基层理论宣讲方式的新颖性,塑造基层理论宣讲品牌的独特性,构建基层理论宣讲机制的稳健性。

    2022年05期 v.24;No.204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民生新闻的特点与育人价值探微

    马琴;

    民生新闻指的是站在普通老百姓的视角,播报贴近普通老百姓生活、讲述普通老百姓真正关心的事件的新闻,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教育民众,为民众排忧解难。民生新闻的特点主要有:贴近百姓生活,实用性强;内容通俗易懂,趣味性强;人文叙事方式,故事性强。民生新闻的育人价值主要体现在:增强国家认同感;增强凝聚力;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正确观点。新闻工作者应该牢牢把握民生新闻的特点,积极融入党和政府的政策要求,拓宽传播中的交互方式,注重媒介融合和网络传播,提升专业能力,充分发挥民生新闻的教育引导作用,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022年05期 v.24;No.204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8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法治论坛

  • 浅论居住权与所有权的权益冲突与保护

    廖雪泓;

    为贯彻党中央“住有所居”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独立章节的形式对居住权制度作出了规定。然而,我国的居住权条文仅涉及居住权的含义、设立与消灭等要件。当居住权与所有权存在权益冲突时,现有的条文无法提供争议解决规则。通过对居住权进行实证考察发现,各级法院通常以居住权的占有、使用权能来否定所有权人侵犯居住权的行为。为确保居住权真正实现“居者有其屋”,对居住权的权益保护需形成内外合力,对内维护居住权占有、使用权能,对外深化居住权伴随债之关系,即明晰居住权人与所有权人的权利义务关系。

    2022年05期 v.24;No.204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9K]
    [下载次数:7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文旅研究

  • 关于小凉山彝族刺绣保护利用的调查与思考

    陈嘉敖;

    在特质鲜明的彝族文化中,彝族刺绣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高超的审美价值而独具魅力。但长期以来,技艺传承断层、产业化水平低、产业融合不深等让彝族刺绣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基于文旅融合视角,为让彝族刺绣更好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应主动提升思想认识,做好彝族刺绣保护传承;细化具体举措,做优彝族刺绣发展环境;坚持系统谋划,做实彝族刺绣活化利用。

    2022年05期 v.24;No.204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6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永久黄”团体的历史变迁及时代价值

    柴昳;牟庆;张进;

    范旭东在天津创办的“永久黄”团体奠定了中国民族化学工业的基础。1937年以后,由于天津、南京相继沦陷,他将“永久黄”团体内迁到四川。“永久黄”团体在这里坚持创新,重视科研成果转化,为支援抗战和社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永久黄”团体曾是巨匠云集的专家宝库、独占鳌头的科学摇篮,其在川旧址具有独一无二工业文化、独具特色的建筑集群,蕴含了名垂青史的实业强国情怀,今天做好旧址保护开发能延续其爱国情怀和独立自强、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爱国主义精神。

    2022年05期 v.24;No.204 105-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乐山市市中区 旅游兴区 产业强区

    <正>市中区,古称嘉州,取“郡土嘉美”之意,位于四川盆地西南。幅员面积83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5.45万人,常住人口近百万,城镇化率74.52%,是乐山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文史悠久,景城一体。蜀王开明故治,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举世闻名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乐山大佛便坐落于此,佛禅文化、古城文化、崖墓文化、农耕文化交融汇聚,跷脚牛肉、甜皮鸭、钵钵鸡等美食远近驰名,城市中心的嘉州绿心公园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城市中央森林公园。2022年,市中区以全国第28、四川第1的优异成绩位居第三届全国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

    2022年05期 v.24;No.204 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乐山大佛

    高路川;

    <正>~~

    2022年05期 v.24;No.204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