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论中国共产党第三个历史决议历史研究的科学方法

    李娜;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作为党的历史上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是诞生于“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文献,与其他两个历史决议一样,它体现了党一贯把握和研究历史的科学方法:坚持实事求是、运用大历史观、坚持辩证分析和以史为鉴等,是科学研究历史、深入洞悉规律、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用历史映照现实从而远观未来的典范。从方法论视角研究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可以领会其丰富的唯物史观和大历史观的思想意蕴,对于我们今天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022年04期 v.24;No.203 5-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9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对于知识分子问题的认识及经验启示

    杜小三;

    中国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中掌握知识较多的一部分人,对近代以来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对于知识分子问题的认识,与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以及党的主要任务的变化密切相关,其中既有宝贵经验,也有沉痛教训。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有助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知识分子工作,有助于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汇聚起人才动力。

    2022年04期 v.24;No.203 10-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精神

  • “双碳”目标下加快“中国绿色硅谷”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葛子靖;

    在国、省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以及“双碳”战略加速落地的大背景下,推进“中国绿色硅谷”绿色低碳发展直接关系着四川省、乐山市世界级晶硅光伏产业集群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的成败。在“双碳”目标下,乐山建设“中国绿色硅谷”面临的主要挑战,一是产业上游:前端优势提升尚有制约;二是产业中下游:中后端延补链挑战不小;三是发展环境:绿色低碳转型要素支撑弱。为此,要巩固提升光伏上游优势,加快光伏中下游延补进程,强化绿色低碳转型要素支撑。

    2022年04期 v.24;No.203 21-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党史党建

  • 略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

    陈国忠;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强化自身建设的优良传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以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为源泉,以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为遵循,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把对待历史经验、现实问题与未来需求的过程作为自我革命的实践逻辑,实现了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形成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结合、国内视野与国际视野相统筹等党的建设的鲜明特点。

    2022年04期 v.24;No.203 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5K]
    [下载次数:6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高校实施“六微六阵地”支部工作法浅析

    王丽萍;石丽莎;

    “六微六阵地”支部工作法,以拍摄微视频,拓展党建教育阵地;以鼓励微思考,强化思想引领阵地;以打造微矩阵,布局新媒体矩阵阵地;以推进微分享,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以开展微学习,占领碎片化时间阵地;以做好微践行,夯实第二课堂教育阵地。通过实施“六微六阵地”支部工作法,创新了传统党建学习教育的媒介,增加高校党建工作的维度;融合了党建内容与专业知识学习,拓展高校党建工作的深度;建立了协同发展机制,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质效。

    2022年04期 v.24;No.203 33-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6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新时代北斗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路金超;

    新时代北斗精神是对从事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全体工作人员精神品质和价值取向的高度凝练和概括,是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四个方面的有机统一。新时代北斗精神形成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传承和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有利于凝聚社会力量,激发爱国情感,推动社会成员将小我融入民族复兴大任中、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共筑中国梦的实际行动。

    2022年04期 v.24;No.203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经济研究

  • 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四重逻辑”

    罗心欲;

    “党管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优势。作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首要内涵,加强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具有自洽而有机联系的逻辑方式。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百年党史演进的客观必然,是政治与经济关系的辩证反映,是经济领导力系统建构的行为过程,更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点。

    2022年04期 v.24;No.203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6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深刻把握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刘世炜;

    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新的理论飞跃。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根本立场、历史方位、战略安排、指导原则、根本要求、根本动力、制度保障、战略选择、工作方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识把握引领新常态,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实施重大战略部署,坚持科学思维方法。

    2022年04期 v.24;No.203 4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3K]
    [下载次数:5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能力构建实证分析

    靳强;

    如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问题。以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产业升级对科技创新的作用,结果表明:产业升级能显著促进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但对长江经济带东、中、西段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存在较大差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产业升级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呈现第二产业作用程度高于第三产业向第三产业作用程度高于第二产业的转变。结合开放程度、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等控制变量对科技创新影响的区域差异性,加快推进产业升级、促进产业价值链提升、因地制宜选择产业升级带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等成为科技创新能力构建的关键。

    2022年04期 v.24;No.203 5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7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乐山旅游网络关注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冯晓兵;

    网络关注度反映了网民对某种事物的现实关注与潜在需求情况。以2011—2020年乐山旅游的网络搜索数据为基础,对乐山旅游网络关注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乐山旅游网络关注度在时间分布上较为分散,不同月份间的网络关注差异较为明显,网络关注度与旅游淡旺季显著相关;乐山旅游网络关注度的空间分布较为集中,客源地人口规模、空间距离、互联网发展水平是影响乐山旅游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2022年04期 v.24;No.203 66-7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0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建设“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打造绿富双赢的沐川样本

    邱家胜;王雨婷;王京星;李雯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近年来,乐山市沐川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保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奋力推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紧紧围绕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制度构建、人民获得感等四个方面,大力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着力擦亮绿水青山底色,不断优化现代特色生态产业体系,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互促共赢的沐川样本。

    2022年04期 v.24;No.203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6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社会治理

  • 增强群众内生动力 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资阳市“幸福基金”为例

    许英;

    在脱贫攻坚道路上,资阳市“幸福基金”实践曾在广泛激发群众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幸福基金”的生成背景是化解贫困村民依赖心理之需,生成动力是建立稳定长效脱贫机制之需,生成实践是“劳动换积分兑物资”从试点到推广。“幸福基金”实践有效运行是地方政府、贫困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广大农村群众合力推动的结果。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后,“幸福基金”实践面临着村民积极性后劲不足、群众参与广度受限、单个机制效用有限等困境。为此,要坚持系统观,围绕群众内生动力的“激发—运用(发挥)—凝聚—拓展”,统筹推进优化群众内生动力激发制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深化“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几大重点任务,切实增强群众内生动力。

    2022年04期 v.24;No.203 7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4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基层治理中“乡村病”及其应对策略探析——基于四川省L市C村的田野调查

    杨碧婧;

    治理重心下沉促使乡村成为基层治理的关键环节,然而“乡村病”逐渐演化为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困境。基于四川省L市C村的田野调查发现,基层治理中的“乡村病”主要表现为“空心化”严重,人才流失加剧;收入来源单一,经济结构弹性差;公共服务匮乏,精神文明贫瘠;农村社区治理混乱,专业管理人才缺失等。对此,应当统筹协调城乡发展,补齐乡村发展短板;塑造乡村文明风貌,丰富村民文娱活动;创新农村治理体系,培育村民自治意识。

    2022年04期 v.24;No.203 8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9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乡村振兴背景下“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政策演进探析——基于2018—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分析

    李鹏博;杨昕;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及思想实际,作出了一系列政策安排,并持续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基于2018—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党在乡村经济发展方面要求将产业兴旺与其他各项工作同时并举;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支持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文化建设有机统一。相对于稳步提升的物质生活水平,我国农民的精神生活还相对贫困。因此,探赜相关内容对于打破农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非均衡性、推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坚持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建设人才队伍是力量源泉,协调发展是重要途径,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是重要前提。

    2022年04期 v.24;No.203 96-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下载次数:6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价值逻辑与困境突破:乡村振兴视域下传统村落活化研究——以川东北传统村落为例

    郭险峰;罗皓月;

    对传统村落进行价值开发和活态化利用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应然之义。传统村落活态化利用,需要遵循其价值逻辑,并正视诸如城镇化推进下的形态变迁、乡村空心化下的活化力量缺失、建筑损毁下的传统村落物质载体趋亡、商业化和世俗化冲击下的非物质载体薄弱以及人才资金短缺下活化支撑乏力等困境。进而有针对性地寻求传统村落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又能为现代所用,在享受现代生活便利的同时又能感受传统文脉气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022年04期 v.24;No.203 102-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9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质效 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

    李芸洁;

    网格化服务管理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抓手。四川省乐山市积极探索基层社会网格化服务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亟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细化各地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全面提升网格员队伍素质,打造优质高效的信息化支撑平台,营造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022年04期 v.24;No.203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8K]
    [下载次数: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推动新时代乐山市县党校内涵式发展

    <正>自县级党校分类建设以来,乐山市按照中共四川省委“一年全面推进、两年基本改善、三年总结提升”工作部署,聚焦办学质量显著提升工作目标,抢抓机遇谋发展、乘势而上促提升,实现全市党校历史高位推进和内涵式发展。在2021年四川省市州党校办学质量评估中获评“优秀”等次,位列全省第三名。

    2022年04期 v.24;No.203 2+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