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

  • 乐山市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其路径

    罗佳明;秦学;

    乐山市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持续下滑,服务业发展速度严重滞后,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服务业发展极不平衡。制约乐山服务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城乡居民收入相对较低,城市化水平总体不高,服务业的投资力度不大,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服务业发展环境还有待改善等。为此,要提高认识,注重规划;调整思路,突破重点;加大投入,促进增长;城市发展,统筹规划;服务外包,产业互动;提高收入,健全保障;营造环境,鼓励发展。

    2008年04期 No.118 5-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4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1 ]

学习邓小平理论

  • 从《南巡讲话》透视邓小平同志的忧患思想

    王焕伟;胡椿;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是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书,同时也是一篇具有深远忧患思想的光辉文献。新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不仅需要深刻理解"南巡讲话"内容,而且要更好研究邓小平的忧患思想。所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8年04期 No.118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6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72 ]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 在继续解放思想中确立四川发展新思维

    薛建平;罗御;

    推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就是要破除狭隘封闭的地域性视野,破除传统区域比较优势观念,破除市场原教旨主义,破除对传统发展路径依赖,才能确立科学发展的新思维,推动四川跨越发展。

    2008年04期 No.118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2 ]
  •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发展观的深刻变化

    杨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年以来,我们国家经历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全党工作的着重点"的转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服务于服从于经济建设的定位,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深化,到科学发展——从"又快又好"发展到"又好又快"发展的创新。

    2008年04期 No.118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5 ]
  • 乐山改革史上最辉煌的一页——乐山股份制兴起的历程与启示

    邹健明;

    乐山股份制的快速兴起,其内在因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已走过的曲折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从事经济工作,既要注重实干,也要具有理性思维,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丰富理论,才能使领导工作具有前瞻性、服众性;在经济发展中,资本是第一推动力,要多方面、多渠道积聚资本,把企业做强做大;既要努力推动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又要积极争取开放场外交易市场;政府部门不能采用对待国家企业的思维模式对待股份制企业,要尊重股份制企业按照自己的章程运作,不干预企业的决策和经营活动。

    2008年04期 No.118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1 ]

学习与思考

  • 人与自然协同共进:建构环境伦理学的逻辑起点

    鲍林;侯斌;

    环境伦理学是旨在解决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在建构环境伦理学的逻辑起点问题上向来有以人为中心和以自然为中心之争。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对人类中心论和自然中心论进行了重新审视,并从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人的主体地位、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环境道德实践等方面,提出和论述了人与自然协同共进是建构环境伦理学的逻辑起点。

    2008年04期 No.118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8 ]

基层行政

改革与发展

  • 快马扬鞭 爬坡上坎 奋力推进夹江发展新跨越

    陶宏伟;

    面临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机遇,夹江县积极调整政策和措施,改善基础条件,加强开放合作,倡导干事创业,破解发展难题,强化发展保障,增强发展活力,大力推进产业提升,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大跨越。

    2008年04期 No.118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7 ]
  • 以扶贫开发工作统揽全局 推进马边又好又快发展

    左文良;

    马边以移民搬迁为载体,着力解决群众现实困难,以产业发展为重点,着力增强自身造血机能,以劳务输出为突破,着力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以人才培训为平台,着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08年04期 No.118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6 ]

构建和谐社会

  • “分好蛋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周亮亮;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分好蛋糕"上下工夫,逐步构建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突出初次分配,要加强收入分配制度建设。

    2008年04期 No.118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2 ]
  • 和谐社会与政府治理创新

    肖扬伟;

    在我国经济社会迅速转轨的前提下,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政府治理能力的高低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前,我国政府治理实践由于历史、实践时间等因素存在着种种不足,要提高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必须先提高政府治理的能力,做好政府治理创新。

    2008年04期 No.118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6 ]
  • 社会公平:和谐社会的基础——基于新公共行政视角下的分析

    方欣;

    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政府在面对当今我国社会各种不公平的现状时,政府应积极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维护公民基本权利平等和机会平等,充分发挥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主导作用。

    2008年04期 No.118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4 ]

乐山旅游

  • 关于推进“山城一体”的实践与思考

    陈忠义;

    "山城一体"就是站在峨眉山市旅游产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整合景区和城区各种资源,以山带城,以城促山,推动大旅游布局和大旅游产业的形成,实现"山"和"城"发展的共赢。

    2008年04期 No.118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44 ]

生态文明建设

  • 加快景区生态文明建设 提高世界遗产保护水平

    秦福荣;

    风景区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意识培育,提高景区全员生态道德素质;要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建立规范化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要改革生产生活方式,大力实施生态工程,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要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使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努力实现景区遗产资源的真实完整与永续利用。

    2008年04期 No.118 32-3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60 ]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高兴;

    党的十七大把"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基本概念,这是马克思主义中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系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在当今的丰富与发展。"生态文明"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已经从战略高度来处理今天的"生态危机",让我们看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08年04期 No.118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6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00 ]
  • “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姜敬红;方德静;

    "生态文明"是我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发展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在人和自然关系上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生态文明建设十分强调公平正义,而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2008年04期 No.118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87 ]

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

  • 建设特色城镇 构筑经济强轴——关于峨眉山市旅游通道沿线城镇建设的思考

    王毕泉;

    峨眉山市旅游通道沿线城镇建设要通过实施"建设符溪新镇,构筑产业服务基地;发展东部新区,创建最佳旅游城市;打造峨山古镇,建设休闲度假目的地;强化路网建设,夯实交通支撑基础"等举措,将旅游通道沿线四个城镇建成全市经济发展强轴,并以此推进峨眉山市双宜旅游城市打造,实现山城一体协调发展。

    2008年04期 No.118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79 ]
  •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城中村改造方式分析

    殷小青;

    通过阐明城中村的含义,同时借鉴生命周期理论,对我国城中村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分析了我国不同类型的城中村及其特征,建议在"结合实际、分类指导、异村异策"的原则下,提出了重建型、调整型、控制型各自较为合适的改造方式。

    2008年04期 No.118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36 ]

区县经济研究

  • 夹江县运用三大杠杆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初见成效

    罗渝;

    夹江县巧用行政、财政和税收三大杠杆,制定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将节能减排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和重点企业,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减排跟踪和管理,加大重点河流污染治理,建立GDP能耗公报制度,着力从根本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探索出了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008年04期 No.118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6 ]
  • 走“一县一业”之路 建“中国家兔之都”——关于发展井研县家兔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王川;

    把井研建设成为领舞全国的"中国家兔之都"要引进、培育和发展家兔加工企业,形成良好的加工企业竞争格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家兔养殖业的规模和水平,着力打造全国最大的家兔及其加工产品的集散地。

    2008年04期 No.118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7 ]

嘉州名人追踪

对策研究

  • 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肖瑶伦;

    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性是做好应急工作的前提,周密的应急反应机制是做好应急工作的基础,完善的处突必备硬件是做好应急工作的保障。

    2008年04期 No.118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5 ]

行政管理

  • 行政效率概念、内涵及特征鉴辨与重构

    向延昆;杨理;

    本文在对目前学术界流行的几种行政效率概念的述评的基础上,试图对行政效率概念、内涵及特征进行鉴辨与重构。认为行政效率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为了达到一定治理目标,通过协商订立契约与公民达成一定委托关系,从而取得治理权力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进行有效治理的手段的量化工具,具有有效性、平衡性、公共性和社会价值性等特征。

    2008年04期 No.118 50+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39 ]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攻坚与机遇——基于政府治理理念变革与政府能力的分析

    石弢;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治理理念的变革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提供了以人为本、有限政府、依法行政、权责对等的基本指向。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又面临着艰巨的攻坚之困,而政府能力建设是熨平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难题的最为重要的解决路径。

    2008年04期 No.118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26 ]

党校教育

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 以党内民主为突破口 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

    彭晓艳;

    以党内民主为突破口,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趋势,要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党代会的作用,要完善党内选举制度。

    2008年04期 No.118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7 ]
  • “票评村官”:基层民主政治创新实验——以湖北通山洪港村为个案

    卢璐;

    通过分析民主选举后村民如何有效监督村干部的问题,结合当前农村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的实践,对湖北省洪港镇洪港村"票评村官"的制度设计及其绩效进行分析论述。该制度在村民与村干部之间搭建了良性互动的制度性平台和有效载体,充实了基层民主内容,在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构建新型乡村治理机制等方面作了富有积极意义的探索。

    2008年04期 No.118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45 ]
  • 下足功夫完善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

    彭丽琼;陈奇;黄琴;

    互联网媒体如今已演变为一个巨大的信息空间和民意诉求平台。蕴含内容特殊和表现手段多样的文化形式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表现形式和网络时代特征。身份多样的网民群体以及实时互动的网络平台已经成为观察中国社情民意的最佳场地。对各级党政官员,网络既是服务民众的新平台,更是了解民意,和群众建立联系的一条最经常、最便捷的"绿色通道"。

    2008年04期 No.118 60-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7 ]

新论荟萃

热点透视

  • 我国地方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之诌议

    廖晓明;胡雁;

    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性凸显各级政府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必要性,而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控制事态、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维护国家长远利益和政府公信力,是在非常态下对国家政府能力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检验,也是对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考察。

    2008年04期 No.118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95 ]

科技与管理

  • 略论电力工程造价的管理

    胡晓嘉;

    加强电力工程造价管理要明确决策,合理确定电力工程建设规模和成本,要加强对项目设计阶段的控制,合理进行工程设计,要严格控制工程实施,依法进行严密控制,要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加强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管理。

    2008年04期 No.118 6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1 ]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 浅谈目标一致理论对公共部门人员调配交流的启示

    李敏;

    本文从日本学者中松义朗的目标一致理论的视角,了解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能使个人和组织整体的效能都最大化地发挥。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是组织内的人员流动。在此基础上,正确认知我国公共部门人员流动的重要形式调配交流的涵义、意义,分析阻碍人才流动的因素,从而得出目标一致理论对公共部门人员调配交流的几点启示,同时也指出该理论的一些不足之处。

    2008年04期 No.118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69 ]

行风建设

  •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思考

    徐明安;

    医德医风作为医疗行业管理的重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本文总结分析现阶段医德医风存在的负面问题及其主要原因,提出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2008年04期 No.118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44 ]

法制建设

  • 和谐视域下的法律解释

    王月强;

    和谐理念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核心,也是解决所有中国问题的出发点与归宿。法律解释将和谐理念纳入其对象、主体的研究领域中进行思考,会极大地加速中国法治社会的进程,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应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努力,进行有效的法律解释,构建和谐社会。

    2008年04期 No.118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5 ]
  • 政治参与法治化的对策分析

    门静;

    在现代政治中,公民政治参与是否实现了制度化、法律化与程序化,关系到现代政治系统能否平稳而有效率地协调运转。本文根据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提出目前应着力从三个方面逐步实现公民政治参与法治化,此即: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政治素质;培育公民团体,借助舆论表达民意;完善政治参与机制,加强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

    2008年04期 No.118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36 ]

文化建设

  • 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周雪梅;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本文就新时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制定城乡统一的文化发展规划,充分利用政府、社会的力量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培育农村特色文化产业,从而加速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

    2008年04期 No.118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51 ]

嘉州风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