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论

  • 发挥政协优势 促进社会和谐

    王志清;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民政协应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尽最大可能、最大限度地把广大委员和各族各界人士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把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鼓励和支持广大政协委员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真正把人民政协人才库、智囊团的功能发挥出来。

    2007年03期 No.111 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0 ]

学习与思考

  • 毛泽东与邓小平社会正义思想的比较研究

    范国雄;

    毛泽东、邓小平的社会正义思想由于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他们提出的思想观点既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通过对毛泽东、邓小平在分配正义、公平与效率、实现社会正义三个问题上的不同理解,来对他们的社会正义思想作一比较分析,从而揭示他们的社会正义思想的传承联系。

    2007年03期 No.111 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43 ]
  • 从系统论的角度解读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李同果;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两次重大的创新。当前从系统的目的性、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特征角度解读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性,对于我们正确理解二者的科学内涵,全面了解党中央的战略思维,准确把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7年03期 No.111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16 ]

构建和谐社会

  • 构建和谐沙湾的思考

    袁晓松;

    以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夯实建设和谐沙湾的物质基础,高度重视和谐文化建设,巩固建设和谐沙湾的思想道德基础,坚持为民爱民惠民,筑牢构建和谐沙湾的群众基础,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优化建设和谐沙湾的社会秩序,大力推进民主和法治建设,为构建和谐沙湾提供最广泛支持和法治保障。

    2007年03期 No.111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9 ]
  • 论和谐消费

    王素瑛;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消费,和谐消费是指消费系统内部诸因素之间以及消费与系统外部因素之间相互协调的过程,以及所呈现的和谐运转的相对理想状态。具体而言,它包括消费与生产和谐、消费主体之间和谐、消费对象之间比例和谐以及消费和外部环境和谐等四个方面。

    2007年03期 No.111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48 ]
  • 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乐山的税收思考

    钟勤学;

    乐山有其自身发展的诸多优势,蕴藏着巨大的经济税源,为"和谐乐山"建设具备了有利的条件,要准确定位乐山发展,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努力促进"和谐乐山"建设;要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壮大和谐乐山建设的经济实力;要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和地方税收和谐发展。

    2007年03期 No.111 14-1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9 ]

经济研究

  • 20世纪90年代后期云南制造业集中度与利润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刘良灿;左尔钊;

    本文以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对云南制造业集中度与利润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用之与全国进行比较,得出了与其不一样的结论,即行业集中度与利润率之间呈二次曲线关系,同时对其中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此外,本文还对行业内部利润率进行了分析。

    2007年03期 No.111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7 ]

新农村建设

  • 试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以人为本

    方运战;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必须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赢得广大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

    2007年03期 No.111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89 ]

“惠民行动”

  • 关于构建劳动保障惠民行动长效机制的思考

    杨文大;

    "十大惠民行动"涵盖了劳动保障部门所承担工作的主要内容,这既是公众对劳动保障工作的关注和期待,更是党和政府重视民生的意志和要求。劳动保障惠民举措是一个系统的政策工程体系,只有在实践中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才能让人民群众共享福利阳光。

    2007年03期 No.111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4 ]

工业经济研究

  • 推进“四个跨越” 实现乐山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秦学;孙颖;

    四川省委书记杜青林指出:实现富民强省、全面小康,必须更好更快发展。结合乐山实际,乐山发展潜力大,带动性强的关键领域应该是工业,乐山工业的发展对乐山全局性的发展将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本文针对乐山工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进乐山"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跨越,促进乐山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2007年03期 No.111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7 ]

行政管理

  • 困境与出路: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现状分析

    张建;商碧辉;陈晓春;

    在政府职能转换背景下,公共服务职能成为乡镇政府最主要的职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乡镇公共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政压力、激励不足和地区性差异是当前制约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主要问题。问题的解决既有待于上级政府的政策调整,也有待于乡镇政府自身的努力。

    2007年03期 No.111 2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76 ]
  • 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浅析

    叶祝华;成正;

    关于我国地方治理模式的探讨是建立在治理理论兴起的基础上的。治理理论要求多元参与和自组网络的建立,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公民社会的蓬勃发展,使得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但由于政治经济改革过程中的困境使得治理理论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运用也存在着诸多困难,所以我们目前的地方治理模式可采用政府主导——多元治理型模式。既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多方参与的治理机制,以达到善治的目标。

    2007年03期 No.111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5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5 ]
  • 我国行政监察人事制度浅析——兼谈国外行政监察人事制度的成功经验

    张扬;

    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行政监察人事制度相比较,目前,我国的行政监察人事制度存在人员引进简单化、人事管理集中化、人员素质欠专业化、人员队伍固定化、激励机制太弱化等方面的问题,大大影响了行政监察效能的发挥。在当前加强行政监督的紧迫形势下,积极扩展人员引进渠道、加强行政监察人事独立、建立更灵活的人员管理机制、加大人员培训力度以及强化激励机制等是完善我国行政监察人事制度,充分发挥行政监察效能的必要举措。

    2007年03期 No.111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78 ]

改期与发展

  • 把握主题 牢记使命 建设小康

    杜长林;

    省委书记杜青林在四川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的"大会主题"、"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社会发展总的目标",是我们今后五年发展县域经济的行动指南;我们要依托县域资源优势,错位发展,实现马边四个跨越。

    2007年03期 No.111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5 ]

党建研究

  • 建国初毛泽东对执政党建设的探索及其意义

    张艳;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变成从创业到守业的全国范围的执政党,在能不能跳出历史的周期率等各个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毛泽东领导全党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密切同群众的联系,提高对全党的监督,在如何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党员队伍的纯洁性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这对我国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工作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的。

    2007年03期 No.111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50 ]
  • 党的执政理念的界定深究

    王高贺;卢诚;

    执政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基本范畴,它具有阶级性、实践性、相对稳定性、创新性和系统性等特征。执政理念是执政党获得执政合法性的重要资源,是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它可以增强执政党的政治动员力,指导执政党的执政行为。

    2007年03期 No.111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92 ]

法制论坛

  • 浅议法制宣传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孔俊;黄海波;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2007年03期 No.111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1 ]
  • 论刑事证据展示制度的构建

    秦颖慧;

    刑事证据展示,是指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双方在庭审前依法相互展示与案件事实相关联证据的活动。我国1996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将起诉方式由原来的全部卷宗移送式改为仅移送主要证据式。又因证据展示制度的缺失,无形中使得律师的阅卷权虚置。加之,律师在庭审举证、质证中的弱势的地位,直接导致控辩失衡,使审判失去了公正的基础。因此,建立合理可行的刑事证据展示制度,是实现审判公正,提高诉讼效率的必然要求。

    2007年03期 No.111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5 ]
  • 和谐社会下的行政法治思考

    颜溢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极其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而只有当人类进入法治时代,通过建立一整套能够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加以全面有效调整的法律机制,才能真正实现整个社会的安定有序。政府要发挥其主导作用要规范其权力的运行,必须依法行政。只有建设法制完善、执法严格、廉洁高效、密切联系群众的社会主义法治政府,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

    2007年03期 No.111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47 ]
  • 检察官自由裁量权刍议

    段明学;

    检察官自由裁量权是检察官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适宜处理决定的法律处断权,具有刑事追诉性、法定性、独立性、程序性兼实体性、相对性等特征。检察官自由裁量权与行政自由裁量权共同的价值取向是效率,与法官自由裁量权共同的价值取向是公正。在一定意义上,行政自由裁量权和法官自由裁量权都具有法外裁量的风格,检察官自由裁量权只能严格地在法律范围内行使。

    2007年03期 No.111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87 ]

对策研究

  • 完善政法保障机制的思考

    张戎;

    2004年我省启动了政法经费保障机制,对政法系统的人均公用经费采取全省统一的标准予以保障,以下是该机制运行3年来的一些利弊的思考。

    2007年03期 No.111 4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20 ]

热点扫描

  • 从县域经济发展视角看行政区划中的“省直管县”做法

    陈鹏;

    我国行政区划中目前存在的地级市领导县体制将财政权和审批权集中于地级市,使得县和县级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资源不足,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总量的提升。以增强县和县级市的财政权限和审批权限为主要内容的"省直管县"的尝试,有利于壮大县域经济的实力,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结构的协调,不失为地方行政区划调整的一个方向。

    2007年03期 No.111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86 ]

坚持科学发展观

嘉州名人追踪

领导与领导艺术

  • 浅谈妥善处理正副职关系的辩证法

    张三才;

    一个优秀的正职必须坚持有宽容之量,有包容之心,有兼容之德;要敢碰硬,遇到难题敢拍板,出了问题敢负责。副职当随时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坚持不争权、不越权、不弃权的"三不"原则。在日常工作中,副职应当以积极支持正职为己任,乐于为正职分忧解难。

    2007年03期 No.111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0 ]
  • 试论完善民主决策制度

    刘泽君;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分析完善民主决策制度的重要性,阐述了民主决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民主决策制度的具体措施。

    2007年03期 No.111 54-5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31 ]

新论荟萃

问题研究

  • 档案管理中的“专卷”现象评析

    李霞;曾放;

    "专卷"管理中存在的职责不明、越权管理等问题违背了档案管理的相关原则和方法,扰乱了档案人员的思路,浪费了人、财、物,降低了工作效率,要从源头上加以根治,使档案工作健康发展。

    2007年03期 No.111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4 ]

思想政治建设

  • 关于加强公安边防部队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孟涛;艾延琳;

    政工干部是部队政治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新时期条件下,要实现公安边防部队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跨越式发展,需要严把"入口关",确保政工干部队伍的质量;注重培养教育的实效性,努力提高政工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注重考核激励机制,不断增强政工干部队伍的活力。

    2007年03期 No.111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59 ]
  • 加强青年学生党员再教育的思考

    高慎独;

    青年学生党员不断增加为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根据新的形势要求,做好青年学生党员的再教育工作,增强其党员意识和党性修养,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社会和高校各级党组织必须充分重视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2007年03期 No.111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5 ]

培养高素质领导干部

  • 关于“官德”建设的伦理思考

    左明月;左玲玲;

    现代"官德"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石,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向导,是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建设的保证。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至关重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稳定的需要。因此,要建立"官德"规范体系;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行使职权能力;完善法规制度,制约权力行使。

    2007年03期 No.111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74 ]

群众工作

  • 论党的群众路线及其当代意义

    商志民;

    我们党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不仅以顽强的斗志带领全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而且也在这一过程中创立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领导路线和工作路线,这就是群众路线。我们党通过群众路线不仅反映了群众的意愿和要求,而且还保证了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围绕为人民服务的这一根本宗旨。在建设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今天,群众路线的作用会更加的凸显,走群众路线的意义也会更加的深远。

    2007年03期 No.111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8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60 ]

科技与信息

  • 网络舆情与信息文化安全分析技术

    陈奇;彭丽琼;

    国际上围绕信息的获取、使用和控制的斗争愈演愈烈,信息安全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个焦点.互联网经过飞速发展,已经演变为一个巨大的信息空间和社会活动空间。网络信息安全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值得关注和辨析,亟待加强规范和管理,加强网络舆情与信息文化安全分析技术研究,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依托信息安全分析技术推进网络信息文化安全生态环境建设更显得尤其必要。

    2007年03期 No.111 67-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5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80 ]

廉政建设

  • 创新反腐思路 破除“利益共同体”

    宋彦锋;

    "腐败利益共同体"是党在反腐败斗争中遇到的"桥头堡"。推进反腐败向纵深发展,首先要扫清障碍,破除"腐败利益共同体"。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这句话不只是告诫我们党要居安思危,也是提醒我们党反腐败也可以从其内部攻破。"腐败利益共同体"不是顽石一个,其内部也有矛盾和利益冲突。如果运用法律、政策以及社会舆论营造一个能促使其内部矛盾激化的客观外部条件,那我们国家的反腐败工作将是另一个局面。

    2007年03期 No.111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6 ]

党校教育

  • 推进区县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夏书龙;

    区县党校是区县干部成长的摇篮,区县党校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建设一支学术水平高、见识广博的教师队伍是摆在区县党委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

    2007年03期 No.111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81 ]

电子政务

  • 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步伐 不断提高乐山市公共服务质量

    李代彬;潘贵清;

    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步伐,对不断提高乐山市公共服务质量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当前乐山市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必须整合、共享政务信息资源,提高其开发和利用的综合效益;必须强化政务公开功能,搭建网上服务和互动平台;必须强化公务员信息化教育,加快引进和培养信息技术人才;必须强化组织领导,保障电子政务网络和信息安全。

    2007年03期 No.111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82 ]

乐山旅游

  • 利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CVM)评估旅游资源的非使用价值——以乐山大佛景区为例

    熊明均;郭剑英;邓丹;

    本文介绍了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概念和研究方法--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CVM),并设计CV调查表对乐山大佛的国内游客进行抽样调查,得出游客的社会经济特征、支付意愿(WTP)和WTP值。计算得出游客的人均WTP值为21.76元/年,把2004年到乐山大佛的旅游总人次作为总体人群,可推导出乐山大佛旅游资源2004年的非使用价值为4.60×107元,其中存在价值为1.79×107元,遗产价值为2.47×107元,选择价值为3.4×106元,即游客每年愿意出资4.60×107元保护乐山大佛旅游资源质量的提高和永续存在与利用。

    2007年03期 No.111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8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391 ]

世界遗产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