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强“四个意识”强化创新观念 做好面向新世纪的组织工作

    陈伯伦

    <正> 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世纪之交,中组部立足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提出了各级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改革意识,不断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这一要求具有强烈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指导性。面对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组织工作需要创新,能够创新,必须创新。我认为,增强“四个意识”,最终要落脚到强化创新观

    2000年04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7 ]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绕不过非公有制经济

    胡延华

    <正> 非公有制经济是在公有制经济的“缝隙”和“边缘地带”萌生并成长起来的。但截至1999年6月底,中国私营企业已达128万户,有限责任公司和独资企业分别有70万户和45万户,从业人员1784万,注册资本8177亿元,创产值3705亿元。仅1999年1-6月,个体私营企业安排下岗职工72万人。非公有制经济能有今天的迅猛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大以来的好政策和好氛围。

    2000年04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0 ]
  • 加入WTO、西部大开发与乐山经济发展对策研究之五 中国加入“世贸”和西部大开发对乐山外贸的影响及其对策

    杨静

    <正>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为乐山外贸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为乐山外贸发展提供又一次新的机遇,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给乐山外贸的发展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乐山市当前能否认清形势,抓住机遇,能否及时研究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迎接挑战,将从根本上决定乐山外贸能否在二十一世纪里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再创辉煌。 一、乐山市外贸发展喜逢新的机遇 (一)有利于乐山市进一步发展对外货物贸易。 乐山市1998年的货物进出口总额为13100.2万美元(其中:出口11244.4万美元,进口1855.8万美元),1999年进出口总额计划为14500万美元(其中:计划出口12700万美元,计划进口1800万美元;99年1-10月,已完成出口10828万美元,完成进口3176万美元,合计已完成进出口总额为14004万美元),分别占乐山市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8%左右,货物进出口

    2000年04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2 ]
  • 西部大开发与乐山基础设施建设

    商碧辉

    <正> 近年来,乐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中心城区共投入17亿元,大规模地建设改造城市道路,城区道路总长已达160公里,面积260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公路交通大为改善,1998年末,市境公路通车里程达2874公里,等级路1332公里,公路桥梁709座,投资18亿元的成乐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标志着我市已初步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现代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在实现程控电话之后,又基本建成光纤通讯网络,全市安装电话机总数达14.8万部,移动电话用户4.3万户,无线电寻呼用户11.5万户,国际国内长途电话都可直拨。在即将跨入的二十一世纪,西部大开发成为中国经济新一轮热点,乐山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 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要先行建设,

    2000年04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4 ]
  • 加入WTO、西部大开发与乐山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杨柳明

    <正> 入世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经济体制和结构将面临一次重大的改革和调整。认真分析和思考处在西部区域中的乐山社会与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无疑对及时调整乐山的经济结构,抓住新世纪初的发展机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对乐山市冶金、建筑、建材、电子四个行业略作评价。 一、冶金工业 入世与西部大开发对冶金行业来说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但总体上看是挑战大于机遇,形势不容乐观。仅就局部地区而言,差异较大,不能一概而论。 1.钢铁行业: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龙头老大,产

    2000年04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3 ]
  • 坚持邓小平开放观与乐山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选择

    黄德润,周政军

    <正> 邓小平开放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一个基本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尤其是近22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事实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不实行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中国要大发展,就必须大开放。正如邓小平所说:“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他还说:开放不坚决不行,“一个好班子,搞改革开放的班子,就要明白地做几件开放的事情。凡是遇到机会就不要丢,就是要坚持,要干起来,要体现改革开放,大开放……不能收,要比过去更开放。不开放就发展不起来。”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开放,包括“两个开放,即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现在进行的改革是两个开放政策的继续和发展。改革需要继续开放。”

    2000年04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4 ]
  • 加快发展是全面实践“三个代表”的关键

    张大常

    <正> 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数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落后了,就要受欺挨打;一个地区落后了,人民就得不到实惠,老百姓就不会满意。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最根本的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沙湾区作为乐山市的重要工业基地,在近几年的发展中远远的掉队落伍了。因此,模范实践“三个代表”的关键,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在追赶中不断实现新的跨越,力争通过8-10年的努力,把沙湾建设成为乐山的“工业强区、生态优区和特色农业区”。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2000年04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6 ]
  • 落实“三个代表”抓好西部开发

    李泽宗

    <正> 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高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文化观、价值观,概括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统一关系,表明了党的根本任务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联系,从根本上回答了我们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发展,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七十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领导人民夺取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始终忠实地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在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结合部门工

    2000年04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4 ]
  • 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王立银

    <正> 世纪交替之际,江泽民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历史高度,深刻指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是面向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纲领。为此,本文仅就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谈几点思考。 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首要任务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之

    2000年04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4 ]
  • 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中国的发展战略

    仰叶齐

    <正> 一 综合国力是一国所具有的同本国生存与发展有关的各种要素的综合力量,它反映一个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在世界事务中说话有多大份量,在国际关系中居于什么地位。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大致有以下六类: 1.资源条件。具体包括地理位置、国土面积、气候条件、各类资源的含量及其分布、人口数量及其素质。 2.政治因素。诸如社会政治制度、国家体制、国内的政治局势、外交关系状况以及在国际上的形象等等。 3.经济因素。具体包括经济制度、经

    2000年04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20 ]
  • 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 努力加快夹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雷定伯

    <正> 夹江县是乐山市的北大门。今年,全县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1-6月,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647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9%;财政收入完成5675万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2.17亿元(其中新上工业项目18个),同比增长24.7%;工业总产值52147万元,增长48.6%。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均处于全市的前列。如何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伐,是县委、县政府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最重要的课题。夹江必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经过5至10年的努力,建

    2000年04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9 ]
  • 工业强区是沙湾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田玉飞

    <正> 建区以来,沙湾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99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实现9.17亿元,比1985年增长99%,区级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388万元,比1985年增长347%;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076元,比1985年增加1784元。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纵向看,沙湾发展成绩大。但横向比,特别是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比,我们远远掉队落伍了,而且有继续拉大的趋势。从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市的比重来看,1991年为12.35%,到1999年下降为9.75%。建区时,我区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名列全市

    2000年04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6 ]
  • 新财政体制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贺俊安

    <正> 实行新税制财政体制是财政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新财政体制的运作,重组了财源结构,上一级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得到了增强。它对于调动各级政府增收节支的积极性,逐步理顺上下级财政分配关系,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改革不配套、不完善,给振兴地方财政,特别是民族地区财政带来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如何适应新体制的变化,在确保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充裕地方财力,保障有效供给,促进地方财政经济和各项事业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成为我们目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2000年04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7 ]
  • 夯实三大支柱 实现工业强区

    曾立龙

    <正> 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具有重大的经济和政治意义。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次良好机遇。金口河区要抓住这千载良机,在今后的十年内实现GDP9亿元,工业总产值8-10亿元,财政收入6500万元,形成水电、冶金、化工和采矿相结合,初级开发与新技术、高附加值相衔接的工业经济格局,就必须继续沿着“农业固本,水电兴家,电冶结合”构建“乐山西部经济走廊”的战略思路,夯实水电、冶金、化工三大工业支柱,只有这样,才能在西部

    2000年04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2 ]
  • 加快乐山农业结构调整的调查与思考

    李盛根

    <正> 农村改革以来,我市农业结构的调整,一直在进行着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我市和全国一样,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变为供求基本平衡,农民增收速度减缓。为适应市场对农产品多元化和优质化的需要,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对我市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势在必行,农业结构调整必须向深度和广度更

    2000年04期 30-3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4 ]
  • 现代企业制度与传统革命精神的结晶——乐山大沫水电工程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大沫现象”调研组

    <正> 乐山大沫水电工程,自1957年批准立项,经历了四任领导班子,多次上马,又多次下马,几经折腾,到1993年仅完成了总工程量的4%,且多数为“废品”。1994年组建“乐山大沫水电有限责任公司”,体制创新,制度变迁,建管结合,按公司制规范运作,再加上在公司管理层的具体指挥下,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革命精神,艰苦奋斗,奋力拼搏,实事求是,精心施工,1997年底建成,1998年正式投产,使大渡河上又出现了一颗灿烂的明珠,并带动了沫溪河的开发和两岸经济的发展,塑造了现代企业制度与传统革命精神相结合的“大沫现象”。

    2000年04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2 ]
  • 转型和政府的作用——中国大陆和韩国、日本及香港地区比较

    董韦

    <正> 如果把“过渡的”、“转型的”这样的概念在狭义上运用时,理解为是表示一个社会和国家正处于某种流动的变革进程之中,这种变革就内容而言比较局部,且几乎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影响。那么,政府的作用在经济危机时期就尤其重要。我们选择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中国大陆,也选择成为发达国家已有20多年的日本,既选择干预程度很高的韩国,又选择市场化很高的香港,考察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在亚洲经济危机后的政策选择,且考察这样选择的原因和后果,阐释转型国家的政府通向市场经济的路径选择和政府作用。

    2000年04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0 ]
  • “三改一加强”是打好国企改革发展攻坚战的法宝

    谢心敏

    <正> 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相结合,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着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构造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近年来,川投峨铁集团公司在国家经济体制转轨时期,面对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坚持走“三改一加强”之路,锲而不舍地做好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的各项工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竞争实力明显增强。去年,公司综合经济效益名列行业第三,劳动生产率位居第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

    2000年04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8 ]
  • 论直接选举优于间接选举

    任学辉

    <正> 从纯技术的角度看,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比而言,在相同的前提下,则直接选举是优于间接选举的。直接选举是现代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 中外学者对直接选举的优越性都曾给予了很多关注,约翰·密尔在他的《代议制政府》中就对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的优越性作了对比研究,但总的来说,还比较零散。本文对此拟作一探讨。 一、间接选举有直接选举所没有的很多缺陷 间接选举的优势是在于,它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中间选举,对选民的意愿予以过滤,把在参政能力和思想素质方面更

    2000年04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17 ]
  • 思想政治工作与实事求是原则

    杨霰

    <正> 思想政治工作,从实质上看,就是为了实现政治任务、政治目标而去做人的工作,做人的思想教育、转化、引导工作。它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这条生命线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现阶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江泽民总书记在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增强感染力,增强针对性,增强有

    2000年04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0 ]
  • 解放思想 积极探索 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袁晓松

    <正> 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人才兴,则犍为兴。汇聚人才,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是犍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如何强化人才观念,拓宽人才开发渠道,把握人才开发重点,创新人才管理机制,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人才支持,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分析现状,正确面对我县人才资源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犍为县人才资源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人才资源总量增长较快,人才结构趋向合理,但与西部大开发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人才总量不足。据调查,全国每万人口拥有人才369人,东部地区为464人,中部地区为334人,西部地区为288人,

    2000年04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3 ]
  • 新论荟萃

    张德全

    <正> 我国高科技中小企业超过7万家 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超过70000家,职工330万,技工贸总收入超过6000亿元,已经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力量。这是记者从日前召开的中美高科技中小企业发展与投资机会研讨会上获悉的。 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科技部和美国商务部共同召开的。来自美、中双方的专家、创业者和企业家,以及风险投资机构的代表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徐冠华在讲话中说,在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跨越的历史进程中,高科技中小企业起着至

    2000年04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0 ]
  • 敢于跨越“罗湖桥”走向世界级——乐山市无线电厂成功和崛起的启迪

    王翠兰

    <正> 位于乐山市市中区青果山的乐山市无线电厂有一座特别的桥被人们流传称谓“乐山罗湖桥”。桥的一边建有“永大半导体有限公司”、“乐盈精密电子机械有限公司”、“乐山永佳电子有限公司”和“乐山——菲尼克斯半导体有限公司”等几家合资企业,桥的另一边是国有企业乐山市无线电厂。“乐山罗湖桥”沟通和拓展的是象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企业相互学习与竞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种经营方式、两种管理模式、两种运行体制合作与一致的兴旺发展格局。这是乐山改革开放成功的典范,是以潘敏智为代表的改革开

    2000年04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0 ]
  • 苏南归来话开发——江苏无锡市经济发展情况考察

    朱仲祥

    <正> 最近,我们赴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江苏省无锡市考察学习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先后听取了有关情况介绍,阅读了相关的资料,实地参观了洛社镇、三房巷乡、华西村等有代表性的镇村和阳光集团、小天鹅集团、红豆集团等部分骨干企业,以及太湖沿岸的旅游景区,全面深入地了解了无锡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和经验,获得了较多的感受和启示。 一、无锡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 地处太湖之滨的无锡市,辖6个区、3个县级市,人口440多万。这里虽为江南“鱼米之乡”,但矿产资源十分贫乏,农耕文化根深蒂固。改革开放以来,无锡人大胆解放思想,成功创

    2000年04期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3 ]
  • 唐代行政监察制度及其借鉴

    潘贵清

    <正> 我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萌芽于夏商周时代,正式形成于秦代,在唐代取得了重大发展。虽然明清时代发展得最为完备,但从行政监察发挥的作用来看,唐代发挥得最为充分,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一、日臻完善的唐代行政监察制度 唐代以前行政监察机构和官员设有御史和谏官两部分。唐有天下,百废俱兴,其监察制度也日臻完善,表现为机构完备、分工细密。 1.唐代中央行政监察——台官监察。 唐代最主要的监察机关是御史台,由御史台官员行使监察权,史称“台官监察”。御史台最高长官为御史大夫,副职

    2000年04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4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90 ]
  • 漹南嘉阳驿路寻踪

    江文远

    <正> “嘉阳驿路俯江流,寒雨潇潇送暮秋,谁识蛮中风景别,洋州风竹戴嵩牛。”这是清代著名学者、诗人王世祯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经过夹江到嘉州(乐山)时在漹南嘉阳驿路上所吟写的诗句。 从夹江县城北五里古泾口,至九盘山南麓半边山崖处的青衣江,约三十五里小道,古代别称为“漹江”。县城因水而名,呼之“漹城”。嘉阳驿路,东起嘉州,西到雅州(雅安),沿青衣江北岸延伸。嘉州在宋代,有嘉阳的别称。阳即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嘉阳驿路曾为南方丝绸之路重要通道,夹江古代尚属蛮荒之野,“封域狭隘”,古代先民为开发青衣江流域,沿江最先踩出路的痕迹;秦并蜀后,秦惠王为开拓疆地,迁移秦民万家安置于南安郡一带,迅速地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口的

    2000年04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