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陈艺洁;
摘要(Abstract):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区。经济圈内生态环境的公共性、整体性和外溢性挑战着传统单一行政区划下的属地治理模式,经济圈内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成为必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强调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居民个体等多元主体间的跨区域合作,需要从理念协同、法律构建、组织建设、制度保障四个方面协调各方,平衡不同利益主体的价值追求,达成"共同理解",凝聚治理合力。
关键词(KeyWords):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协同治理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陈艺洁;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肖月洁,唐宏,杨中牮.成渝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时空演变[J].江苏农业科学,2018(15):269-274.
- [2]乔花云,司林波,彭建交,孙菊.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模式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J].生态经济,2017(6):151-156.
- [3]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2019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0-03-19)[2020-05-01].http://www.cq.gov.cn/zqfz/gmj j/tjgb/202004/t20200402_6963113.html.
- [4]余敏江.论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制度基础——基于社会学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J].理论探讨,2013(2):13-17,2.